2025年7月,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战火再起。然而,一向捍卫主权的中国,对叙利亚的遭遇却一反常态地克制。这并非冷漠,而是朱拉尼政权自食恶果!他公然将对中国构成致命威胁的“东伊运”恐怖分子纳入国家机器,彻底将叙利亚主权与恐怖主义深度捆绑,亲手葬送了国际支持。
2025年7月,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再次遭遇以色列的空袭,战火烽烟未止。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这场袭击,以及各国对此事的表态。
令人意外的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传统上“尊重主权”的坚定捍卫者,中国此次的外交回应却显得异常克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声明中,史无前例地缺少了以往对类似事件常用的“强烈谴责”或“坚决反对”等措辞。
这份声明仅温和地表示,“应尊重主权”以及“不应升级局势”。这与数月前中国对叙利亚遭袭事件的反应判若两地。
这种反常的外交姿态,并非一次偶然的失语。它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一个清晰而深远的信号。本文将深入剖析,究竟是何原因。
答案的线索,在于叙利亚新任掌权者朱拉尼所做出的致命选择。问题的根源,并非单纯起于以色列的导弹袭击。
真正的症结在于朱拉尼政权上台后,公然将“东伊运”这一直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恐怖组织,正式纳入了叙利亚国家机器。
这一行为本质性地改变了叙利亚政权的性质。朱拉尼在内战中严重依赖约两万名外国恐怖分子为其效力。
在他成功夺取大马士革,终结阿萨德家族长达54年的统治后,便开始实践其“论功行赏”的承诺,大肆回馈这些武装势力。
叙利亚临时政府的国防部,迅速任命了6名“东伊运”的核心头目为军队高级将领。其中便包括中国通缉了20年的胡达贝尔迪。
此举意味着叙利亚的国家军队,从此与国际公认的恐怖分子划上了等号。这标志着叙利亚主权与恐怖主义的正式深度捆绑。
据统计,约有六千名“东突”武装分子被朱拉尼收编,穿上了叙利亚的军装。他们不再是游离的武装派别。
他们在2025年3月,首次公开参与了军事行动,镇压叙利亚阿拉维派平民。这场血腥镇压在短短三天内,就造成了超过1800人死亡。
这不仅是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更是朱拉尼政权本质的彻底暴露。他亲手将自己的国家,变成了恐怖主义的温床。
朱拉尼政权的这一系列操作,导致其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失去了所有支持。事实上,在以色列动手之前,他早已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早在以色列空袭前的几个月,中国就已明确地发出了警告信号。2025年3月,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安理会公开表达了对叙利亚境内“东突”势力的深切担忧。
这其实是北京方面,向朱拉尼政权给出的最后一次外交机会。然而,朱拉尼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加速走上了错误道路。
中国知名学者牛新春曾明确指出,朱拉尼将“东突”势力收编的行为,在经济上是彻底的自杀。
他“彻底关闭了与中国合作的大门”,这直接切断了叙利亚获得最为关键的重建援助。叙利亚的重建预估需要超千亿美元。
这笔巨额资金对于饱经战乱的国家至关重要,如今却因朱拉尼的错误决策而遥遥无期。他失去了最重要的重建伙伴。
昔日曾试图接触朱拉尼政权的美国,其态度也变得矛盾而冷淡。从特朗普时期一度的“握手称赞”,转变为如今仅作口头的“严重关切”。
美国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支持,实际上是对以色列此次空袭采取了默许态度。他们乐见朱拉尼自食恶果。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如今更多是象征性的。面对朱拉尼自找的麻烦,俄罗斯显然无力也无意介入。
土耳其曾对叙利亚恢复抱有经济期待,甚至预估能带来0.6%的GDP增长。如今,所有的经济期望都已落空。
面对朱拉尼政权的困境,土耳其也只剩下一纸失望的口头谴责。所有潜在的盟友,包括美、俄、土,都已实际放弃了朱拉尼。
他主动将自己推向了国际社会鄙弃的边缘,完全丧失了外部援助的可能。朱拉尼政权在外交上的死亡,先于其物理上的打击。
以色列的空袭,因此可以被视为朱拉尼政权内外部危机总爆发的必然结果。这并非导致其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反,这次外部打击,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其早已注定的衰败进程。
在外部导弹来临之前,叙利亚内部已是乱象丛生。2025年7月13日,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爆发了激烈的德鲁兹武装与贝都因部落冲突。
这场内部斗争导致了248人死亡。这彻底暴露了朱拉尼政权对国家内部的控制力极其脆弱,也印证了叙利亚社会的分裂状态。
这种难以维系的内部局面,为外部势力提供了介入的充分口实。以色列随即以“保护德鲁兹人”为由,对大马士革发动空袭。
但其打击目标的选择,却异常精准而富有深意。空袭直接命中了象征朱拉尼政权的总统府,以及作为恐怖分子巢穴的国防部大楼。
这并非简单的“保护行动”,而是一次明确的“警告”和“惩戒”。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的言论,更是对此进行了赤裸裸的揭示。
卡茨公开表示,此次空袭是向“窝藏恐怖分子的政权发出明确警告”。他还进一步宣称:“警告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真打。”
这句话直白地揭示了以色列打击行动的本质。朱拉尼政权因其与恐怖主义的捆绑,已丧失了国际法意义上的豁免权。
至此,中国对以色列空袭的“沉默”得到了完整且逻辑自洽的解释。这并非是漠不关心,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宣告。
它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当一个政权主动选择利用其国家主权来庇护和纵容直接威胁他国核心安全的跨国恐怖主义时,它便自动放弃了获得国际社会对其主权的尊重与保护的权利。
在这种特殊语境下,“主权”已不再是恐怖主义可以肆意妄为的“护身符”。朱拉尼政权正是因为主动将自身置于这个危险位置,才招致了今日的结局。
他将曾被国际社会视为威胁的恐怖分子,光明正大地迎入国家权力中枢,天真地以为这能巩固他的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这非但没有带来他所期望的稳定,反而成了他亲手为自己敲响的丧钟。朱拉尼或许直到国防部大楼被炸毁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他并非是被以色列的导弹所摧毁,而是被他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所摧毁。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颜色革命”或大国之间地缘政治博弈的简单故事。它更是关于“玩火者必自焚”这一残酷真理的鲜活例证。
在触及国家核心安全利益的底线时,任何外交原则都存在其边界。当一个政权将自身主权与恐怖主义深度勾结时。它所面临的将是国际社会的集体背离,以及无法避免的毁灭性后果。朱拉尼政权目前在国际上已陷入完全孤立。
美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曾有影响力的国家,均未向他提供任何实质性支持。叙利亚的重建进程因此遥遥无期。朱拉尼亲手关闭了与中国合作的大门,而中国正是能提供巨额重建资金的关键伙伴。他彻底葬送了叙利亚的未来。
聚富配资-股票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查询-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